手沖易學、好清理、適用各種焙度咖啡豆等特點… 極適合想要入門學習咖啡自煮的你…
|
|
|
器材準備 & 介紹
|
|
1. 濾杯:手沖始於20世紀初,面世已來,已逾百年。目前最廣為流傳的濾杯,是扇型及錐型兩種。其中,扇型濾杯又有底部孔數不一的區別,甚是複雜。既然是咖啡入門,在此選用取得容易
的 Hario 錐型濾杯 V60 01 (1~ 2杯份) 示範。
|

|

|
《左》扇型 (3孔式)
濾杯︱《右》錐型濾杯
|
|
2. 濾紙:重點在於與濾杯的搭配,在此選用 Hario V60 01 (與濾杯同廠牌、同型號)
專用的濾紙。濾紙的另一項重點在於顏色,黃色是紙漿原色,白色是漂白過的。當今環保意識抬頭,選用原色 (黃色) 濾紙。
|

|
 |
濾紙與濾杯的"搭配"極為重要
|
|
3. 手沖壺:市售種類多,價差也大。挑選重點不在高價,而在於壺嘴細長、壺口尖 (因此容易控制出水量) 的手沖壺。
|

|
|
4. 溫度計:分為數位電子及類比指針兩種類型。由於冬天水溫降幅尤其迅速,不管哪種類型的溫度計,選擇能夠迅速反應水溫的產品就對了。
|

|
|
5. 小型電子秤:阿拉比卡種下屬的亞種繁多,光憑眼睛及手感,很難掌握確切的咖啡粉用量。選用精細度到 0.1g
的電子秤,搭配適當水量、水溫、咖啡粉粗細、烘焙度、手沖方式等要素,就能輕鬆掌握所要的萃取濃度。
|

|
|
6. 電動磨豆機:生命就該專注在美好的事物上。聞咖啡香、沖煮、品嚐等等都是美事…喝杯咖啡要花數分鐘的時間磨豆,則是苦差事。如果不是特別想要用手搖磨豆機來運動腕關節,建議還是別用自找苦吃啦。磨豆機價值在於磨盤的好壞,功能及價格差異頗大,也不是貴就比較符合需求。以下為幾點建議…
- 建議選用「磨盤進豆方式」的磨豆機,磨出的粉粒較砍刀式為均勻。
- 市售磨豆機刻度不一,通常中間刻度的設定即為適用手沖、虹吸沖煮方式的中度研磨。購買前,建議多透過網路比較他人的使用經驗。購買後,可以拿手中較差或過期的豆子確認適合的研磨度。
- 同時有沖煮 espresso 需求的咖啡迷們,更須慎選磨豆機。下手前,務必要再三確認鎖定的機種是否能夠磨出極細粉粒。
|

|
磨盤進豆方式的磨豆機
|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
您的評價,是驅使 aroma 進步的原動力...誠摯感謝!